【原因】温室大棚膜滴水原因何在?


一些大棚种植的用户经常对我们讲诉到他们的大棚膜会滴水,因此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针对这问题小编从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现分享给大家 。
一、是棚面角度的原因 。
棚面角度不合理对棚室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如采光、覆盖物的拉放、对灾害的抵抗能力等等,同时棚面角度过小也影响了棚膜的流滴效果 。
我们一直提倡棚脊高度与棚室宽度的比例为1:2,这是为了保证棚面有最合适的拱度 。 而一旦棚室宽度过大,棚面拱度就会降低,棚面较为平整,就影响到了膜上水滴的流动性,使水滴不是顺膜流下而是直接滴落 。 例如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一菜农的棚脊高度为6米,而棚宽为15米,很明显形不成最佳的棚面拱度,在这个大棚里就存在严重的滴水情况 。
二、外部因素对棚膜的影响 。
上膜时间过早、棚面覆盖物使用不当等原因都会造成棚膜流滴性变差 。 如2013年出现了较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如果更换棚膜过早,棚内及棚面骨架产生的高温会加速棚膜中添加的消雾流滴剂的散逸,使棚膜的消雾流滴期大大缩短 。 在进入冬季之后,棚内湿度提高,但棚膜已经不具备足够的消雾流滴性了,棚膜上的水珠就会越来越多,最终使得棚内如下雨一般 。
有菜农还告诉专家,不同的棚面覆盖物也会影响到棚膜的流滴性 。 在三种常用的棚面覆盖物中,草帘与发泡聚乙烯保温被(菜农常说泡沫保温被)是对棚膜的流滴性影响最小的,这是因为草帘直硬,发泡聚乙烯材料很轻,都不会对棚膜造成压力 。 而无纺
布保温被覆盖在棚面以后,在骨架与钢丝间的空隙中会出现沉降,将棚膜压得不平整,也影响到了棚膜的流滴性能 。 尤其是随着不断的拉放工作,棚膜与钢丝之间相互摩擦,将膜表面的消雾流滴层磨损后,影响到了水珠的流动性,使得大量水珠集中在棚膜与钢丝接触过的地方 。
三、棚膜质量问题 。
进入冬季以后,棚膜的消雾流滴性对棚内湿度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 质量好的棚膜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棚内因湿度大引发的起雾现象,而较好的流滴性可使棚膜上凝结的水珠顺膜而下,避免其直接滴落在植株表面,引发病菌侵染 。
而一旦用上了质量不好的棚膜,在进入冬季之前,很难发现其消雾流滴性的差异,出现滴水严重的棚室多是菜农贪图小便宜及盲目追求高端而买到了质量较差的棚膜 。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为时已晚,换膜已经来不及了 。 要么竭力控制因滴水造成的病害多发,要么使用能够提高流滴性的助剂等 。
【【原因】温室大棚膜滴水原因何在?】

    推荐阅读